物聯網與 OT 安全有何差異?

物聯網安全著重於保護物聯網裝置及其資料,而 OT 安全則保護控制實體工業流程的系統。

物聯網安全的任務是確保跨網際網路裝置資料的完整性和機密性,強調強大的驗證和加密。OT 安全性優先考量監控實體作業系統的可用性與安全性。

 

什麼是物聯網安全?

物聯網安全性層級,包括應用程式、支援、網路、感知和網路安全性管理。

物聯網安全性包含保護與網際網路連線的裝置及其所在網路的措施。這些保障措施非常重要,因為從消費性電子產品到工業感測器等各種裝置,通常都缺乏內建的安全功能。物聯網裝置會產生並處理大量資料。因此,這些裝置可能會成為更廣泛的網路基礎架構中的漏洞點。

物聯網裝置連線的特性增加了資料外洩、未經授權存取和拒絕服務攻擊等網路威脅的風險。使用強大的安全協定可降低這些風險。有效的物聯網安全性包含加密、強大的驗證機制和即時監控,以確保資料的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適應和對抗新興威脅是物聯網安全不可或缺的一環。隨著物聯網生態系統的擴展,網路威脅的潛在攻擊面也隨之擴大。物聯網安全著重於推進和實作技術,以解決現有的挑戰,同時也能適應不斷演進的威脅和弱點。

什麼是物聯網安全??

 

什麼是 OT 安全?

OT 安全架構的分層圖,從第 0 層 (總線網路) 到第 5 層 (網際網路 DMZ)。

OT 安全涉及保護作業技術 (OT) 系統,包括監控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CADA) 系統和工業控制系統 (ICS),這些系統在製造、公用事業和運輸等領域都非常重要。這些系統可控制及監控工業製程的運作。隨著連線能力的提升,確保 OT 資產系統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已變得至關重要。強大的安全協定是防範各種網路威脅和弱點的必要條件。

OT 安全實作可解決工業環境中固有的特定挑戰。與 IT 系統不同,OT 系統優先考量的是作業效率與安全性。OT 安全的重點在於保護監控作業的實體系統,確保它們能抵抗未經授權的存取和網路威脅,同時維持作業的不斷地。

未來的 OT 安全將受到不斷地適應威脅的動態環境所影響,並著重於將風險降至最低,同時將運作效率最大化。預期策略將包括即時監控作業流程、實作多層安全協定,以及確保符合業界標準與合規性。隨著 IT 與 OT 的整合不斷地深化,OT 安全工具和策略應以彈性、適應性和全面性為目標,以保障其支援的關鍵基礎架構和作業。

什麼是 OT 安全??

 

物聯網在 OT 中的角色

物聯網 (IoT) 與作業技術 (OT) 的交集代表了工業版圖的重大轉變。物聯網為傳統的 OT 系統引入網路功能,將其轉換為能夠收集、傳輸和分析資料的智慧型單元。有別於傳統的 OT 設備,物聯網裝置增強了資料的移動性和存取性,提供即時的洞察力,可用於改善營運效率和決策。

在工業營運的範疇中,物聯網注入 OT 的效果明顯地表現在感測器和其他資料收集單元的功能增強上。智慧型感測器配備先進的資料處理與通訊功能,可在網路間無縫收集並傳送作業資料。這種互連性促進了一個整合的生態系統,讓資料可以不受阻礙地從作業前線流向分析和決策平台。無縫資料傳輸有助於預測性維護、即時監控以及其他有助於最佳化效能和減少停機時間的操作改進。

物聯網與 OT 的融合有助於邊緣運算在工業環境中的傳播。配備邊緣運算功能的物聯網裝置可在現場分析和處理資料,而無需將資料傳輸至中央處理中心。這不僅可減少延遲,還可確保即時資料可迅速用於即時作業調整。

 

OT 與 IoT 安全性有何差異?

物聯網安全與 OT 安全功能的比較清單,分為兩個彩色區塊。

作業技術 (OT) 與物聯網 (IoT) 安全雖然相互交织,但卻擁有截然不同的特性與挑戰。OT 安全可保護工業和關鍵基礎設施。它著重於專門設計用來監視和控制實體裝置及流程的硬體和軟體。最關鍵的問題是維持系統的可用性和安全性。在系統中斷或故障可能導致災難性結果的 OT 環境中,OT 安全性尤其重要。

另一方面,物聯網安全則集中在大量收集、傳輸和分析資料的物聯網裝置上。這些裝置通常是以消費者為導向,並可連接網路和網際網路,擴大了潛在網路威脅的攻擊面。物聯網的安全性包括保障資料的完整性和機密性。OT 主要關心系統的可用性,而物聯網安全則要處理無數的裝置,每個裝置都有獨特的弱點,增加了保護它們免受網路威脅的複雜性。

在修復和防禦策略方面,OT 和物聯網也呈現出差異。OT 系統通常較為陳舊,且內嵌於關鍵基礎建設中,更新或修補的難度較高,因此異常偵測和 OT 網路分割就變得非常重要。反過來說,物聯網裝置在更新上享有更大的靈活性,但在設計上卻往往較不安全。因此,變更預設憑證和定期軟體更新是物聯網安全的常見做法。OT 和物聯網雖然截然不同,但兩者的融合卻是無可避免的,這顯示出需要全面的安全性方法,以涵蓋這兩個領域的複雜性。

 

物聯網與 OT 安全常見問題集

物聯網安全性涉及保護與網際網路連線的裝置和網路免受網路威脅,著重於資料的完整性和隱私權。OT 安全主要是保護管理和控制工業作業的系統,並將其安全性和不中斷運作放在首位。物聯網安全可處理透過網際網路傳輸資料的各種裝置,而 OT 安全則著重於特定的工業控制系統及其可靠性。
IT 裝置是專為資料儲存、處理和通訊而設計,例如電腦和伺服器。OT 裝置可控制和監控製造業等產業的實體流程和設備。物聯網裝置內嵌感測器和連線功能,可即時收集和交換資料。
物聯網安全解決透過網際網路進行通訊的互聯裝置的保護問題,著重於資料隱私和裝置完整性。另一方面,OT 安全集中於確保管理和控制工業環境中實體流程的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資訊技術安全著重於保護資料的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相較之下,OT 安全性則以工業控制系統與流程的安全性與可靠性為優先考量,可確保系統不斷地運作,並保護人類與環境安全。
OT 安全著重於保護監控實體設備的系統免受網路威脅,以確保安全性與可靠性。相比之下,IIoT(工業物聯網)安全不僅涵蓋了互聯工業設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還能抵禦因互聯網連接和資料共享而引發的風險。主要的區別在於 IIoT 中的網際網路連線所造成的更廣泛的威脅環境和複雜的安全需求。
OT 安全性的未來並不確定。就像所有技術與安全領域一樣,OT 安全也會隨著產業需求與威脅形勢的改變而演進。OT 安全性很可能會演進,以處理因與 IT 和物聯網系統更深入整合而增加的複雜性和弱點。適應新興技術和威脅將是關鍵所在。
OT 安全技術包含各種工具和系統,旨在保護工業和作業環境的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它著重於保護實體程序和機械免受網路威脅和干擾。這些技術是針對作業技術的特定需求與需求量身打造,有別於傳統的 IT 安全解決方案。